流體化床芬頓氧化塔是為數不多的以人名命名的無機化學反應之一。1893年,化學家Fenton HJ 發現,過氧化氫(H2O2) 與二價鐵離子的混合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夠將當時許多已知的有機化合物如羧酸、醇、酯類氧化為無機態,氧化作用非常明顯。但爾后半個多世紀中,這種氧化性試劑卻由于氧化性極強沒有被太多注重。但進入20 世紀70 時代,芬頓試劑在環境化學中找到了它的方位,具有去除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高才能的芬頓試劑,在印染廢水、含油廢水、含酚廢水、焦化廢水、含硝基苯廢水、二苯胺廢水等廢水處理中表現了很廣泛的使用。 當芬頓發現芬頓試劑時,尚不清楚過氧化氫與二價鐵離子反應究竟生成了什么氧化劑具有如此強的氧化才能。二十多年后,有人假定可能反應中產生了羥基自由基,否則,氧化性不會有如此強。